家裡開始大整修,把快20年的房間樓層隔板拆掉,全部換新的
明天就開始動工到我房間了
看著滿山滿谷的書本雜物,實在不知道從何整理起
尤其對我我這個整理房間有障礙的人來說
設計師已經來看過了
房間改造後,全部都會鋪滿木頭地板,據說光這樣就要價6萬
房間會有個小客廳,更衣室,一體成型的衣櫃、書櫥的
雖然有點期待,但是這陣子我就必須避難他處了
另外原本房間的樣子一景一物再也回不來了
拿著相機四周拍下我房間最後的樣子
從小到大睡覺玩鬧的和室間,明天就全部都拆掉了
17年前從澎湖到高雄來,我還看到它正在施工的樣子,整個房間飄散著都是裝潢的木工味
腦海中小時候所有在這個和室房間的回憶全都湧現了
國小一二年級,我七歲的夏夜和哥哥,姊姊一起睡在這木頭的地板上
晚上十點半,燈已熄,媽媽也剛巡完房
和哥哥姐姐,熱的睡不著,從和室的一角,反滾到另一角,輾轉難眠
那時候沒有電風扇,也不敢開冷氣機這種東西,可能還不流行吧~
三個小孩子互相規定拿著蒲扇輪流幫對方煽5分鐘才能夠休息
我有時候會睡在樓梯口的地板上,就這樣席地躺著(很髒,但是地板的磁磚比較涼)
老媽隔天早晨走下樓梯每次都會撿到一個蜷縮在地板磁磚的瘦弱小孩(很可憐的樣子)
每次總是念了一下,再把我抱回和室。
太多太多畫面了
玩玩具、枕頭大戰、把小叮噹漫畫全集排在枕頭旁邊,就能夠幸福地睡去
聽著"漢聲中國童話"的錄音帶入睡,每次都被緊張恐怖的情節嚇到滿身汗
"小明與小莉"的兒童錄音帶
小時候的時光感覺都比較慢長
整個下午在六號公園放風箏(現在變成科工館了,可見這個公園原本有多大)
整個下午全家只剩我一個人的時光,在掿大的家裡到處闖蕩
看到有趣的材料就一個人逕自坐在地板上把它拿來做起美勞,都是一些沒有甚麼真正實用價值的東西
(感覺就像魔人普烏把人變成餅乾吃掉一樣)
灰濛濛的冬天早晨,媽媽姐姐哥哥全部都去上學上班了
學齡前的我也跟著起床,再沒開燈灰暗暗的客廳,吃著爺爺買回來的豆漿油條
精神飽滿的一天
但是五歲的小朋友實在不知道做一個人在六點半的早晨除了吃東西以外該做甚麼事
所以又跑回去睡回籠覺了(同齡小朋友讀幼稚園的時間,我都在fool around)
小時候的那一段回憶是一個很靜態的一個長長過程
時間的推進很緩慢
就像小時候媽媽多添一碗飯堆促著我們吃飯一樣,期待我們哪一天才能長大
但是站上去體重計,無奈總是23公斤
媽媽總是在旁苦笑然後期待我們能吃胖一點
隨著年歲增長,體重越來越重,身高改變
感覺不再很在意家裡一景一物的改變,原本家裡就是我的天的依賴已經過渡了
現在只偏重關注對外的一切發展
不像小時後家裡換了一個新書桌,我和我哥要跑去垃圾堆旁邊看著舊書桌惋惜垂憫很久
然後在依依不捨的別過最後一眼
長大的世界,變動實在太迅速劇烈也太頻繁了
很多東西連最後一眼都沒見到,沒有在心理暗自和它道別,就已經改變了
甚至連已經改變了,都沒有察覺
就像這之間的轉變,我並不知道甚麼時候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我
開始開疆拓土,把心裡的城牆往外擴展堆築
心欲快速膨脹,但是剩下的是被稀釋地很淡薄的心意
漫不經心的忽略,該有所作為卻無所作為
最近的喜好有點偏移
喜歡上主歌副歌一點都不明顯、非主流的歌曲
喜歡隨心所欲的變化
聽了很多主流樂團,我膩了
並非要無懈可擊的鋪陳,主歌副歌總是明顯,一聽就能引人注意的歌曲
穿起nike帽T,棉質運動長褲,踩著air force
喜歡灰色
親近毛茸茸的熊之類的
也許這樣我更能親近我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