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Way of difference

做了最壞的打算

支持我的只有音樂和文字,攝影幫不上忙

聽音樂尋求抒發慰藉

原來這種喜歡在這時並沒有那麼純粹,還是多少帶點目的

順著文字細細讀下去,試著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意思

每次都有把自己抽離當下,把每天看到平凡不過不以為意的場景畫面

感覺歸零 再重新感受融入

就像突然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吸氣和呼氣的動作一樣

在讀過書的短暫片刻

能夠讓我有這短暫的知覺



從前靠的支持是眼淚和冥想

遇到困難挫折把自己埋在棉被裡

把眼睛的水龍頭開到最大

難過的心情彷彿隨著眼淚濡濕被褥,不一會又揮發不見一般消失在空氣裡

冥想的是更好的未來

讓我能夠擦乾眼睛,平復心情,告訴自己再努力一次



現在

眼淚不知從甚麼時候已經流不出來了

淚腺一直不流通

流眼淚從前算是我的專長;現在卻再也流不出來,無論多傷心難過

失去眼淚的滋潤

還是會感到心痛 只是逐漸乾涸僵硬

冥想

曾經帶領我一次一次飛往更好的世界

現在

閉上眼睛,就真的是黑黑的一片

再也沒有畫面出現

我想我失去了飛行的能力



看了艾倫狄波頓的書

他真的很會掰

引經據典,旁徵博引

簡單的一件事都可以講得很有哲理

不過還真的是有那麼一回事

從別人的反應動作能夠幫助我們認清了解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

也許我一點都不想招呼,串場當主持人般的存在人群中

也許我也不想努力試著講話能夠令人發噱

也許我本身是更喜歡孤僻自己一個人獨來獨往的



但是有動機想做和不得不做完全是不同層次上的差別阿

雖然結果都是做了

但是不得不做,用了兩個"不"可見是多麼地不情願,也不發自內心,所以只好做,負負得正

或許只是想要留給大家開心歡樂的我的畫面

在我們不知覺是最後一次的見面,也忘了道別那天起



但願有天我能夠開始想做一件事情

然後恢復想流淚就流淚的能力

閉上眼睛,也能再看見東西













































2 則留言:

  1. 有的時候 發現眼淚不知該為什麼而流



    當眼淚不會流下的時候



    卻發現心理產生更大的鬱悶



    開始佩服你



    那時候撐得過來



    最近有點撐不過去的感覺



    只能一直告訴自己 "活在當下..."


    回覆刪除
  2. 也許那時後眼淚流太多了



    是失控的的我



    我從來沒有那麼慘過



    但是我熬過來了



    就算下次再遇到這種問題我想我也有抗體了





    現在迷上看書了



    改天再推薦你幾本好看的


    回覆刪除